目錄

  1. 什麼叫尿床?
  2. 分類
  3. 發生率
  4. 原因
  5. 與遺傳之關聯
  6. 尿床的評估
  7. 症狀及病史
  8. 治療目標
  9. 治療方法
  10. 藥物治療
  11. 怎麼去面對一個尿床的小孩?

什麼叫尿床?

「尿床」是指小朋友過了應該可以控制自己小便的年齡(5-6歲)在睡覺時仍然會不知不覺的把小便尿在床上•

膀胱控制

一歲之前  膀胱無意識的活動
一至三歲  膀胱功能性容量逐漸擴大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有漲尿的感覺  
三至五歲  可自主排尿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逐漸能抑制排尿
回到頁首

分類

單一症狀夜間遺尿

有正常的日間排尿方式,沒有頻尿、憋尿、解尿疼痛或滲尿、尿失禁等其他症狀。
不會比一般小孩有較高罹患器官先天異常的機會,影像學檢查如超音波、X光實非必要。

多症狀尿床

合併其他排尿症狀,可能有尿路感染,或合併尿路先天異常或神經系統病變等。需進行鑑別診斷。

原發性夜間遺尿

遺尿不曾間斷過半年以上者

繼發性夜間遺尿

遺尿曾間斷過半年以上者
需考慮環境因素或疾病

鑑別診斷

 病史、理學檢查、驗尿

回到頁首

發生率

五歲的小孩約15%會尿床,逐年減少,十五歲的小孩仍有1%會尿床。

回到頁首

原因  不明

可能原因

沉睡

神經系統發育延遲

沒有真正的神經病變或疾病

神經生理方面較慢成熟

 夜間尿量過多

夜間『抗利尿賀爾蒙』分泌不足
70%的尿床者皆因夜裡這種賀爾蒙的分泌較正常人少,結果在夜裡產生大量的尿液而尿床。

 

回到頁首

尿床的評估

病史詢問:

  1. 尿失禁或尿床

  2. 單一症狀或多症狀尿床

  3. 原發性或續發性

  4. 過去病使和身體其他器官系統的疾病

理學檢查:

  1. 一般小兒科檢查

  2. 腹部、會陰部、外生殖器

  3. 泌尿神經學檢查

 回到頁首


如何評估遺尿之孩童

主述:
只在夜間尿床
午覺時也可能尿床
尿床頻率:
每晚尿床  一次 一次以上
一週╴╴
一月╴╴
其他症狀:(可多選)
尿急,時常急著上廁所,偶爾尿濕褲子
頻尿,白天解尿8次以上
憋尿,白天解尿少於3
解尿困難,要等,無力,小便疼痛,需用力解等等
最近或之前有尿路感染過
常解稀便
常便秘
夜尿情形:(可多選)
仍使用尿片
睡著後兩三個小時內就尿床
天快亮時才尿床
尿床的尿量可觀
不容易叫醒(鬧鐘叫不醒)
  晚餐後限制喝水可防止尿床
繼發性尿床:
之前曾有數個月(六個月以上)不曾尿床
環境因素改變(搬家、弟妹出生、生病、上學、挫折、失去親密的人、父母離異)而引起
是否與遺傳有關:
父母、兄弟姊妹有相同困擾
回到頁首

不治療的後果

         居住環境衛生差
         影響小孩的自信心
         影響小孩學習能力
         小孩人際關係變差
         家人睡不安眠
         增加善後清洗工作及費用

治療目標

小孩當膀胱漲滿時能從睡眠中蘇醒,並不是要減少小孩夜間的尿量。
回到頁首

治療方法

加強動機 ─ 尿床孩童的精神建設

改變飲食及飲水習慣

避免涼冷性飲食及含咖啡因飲料;白天多喝水,晚上少喝水。

膀胱控制訓練

偶爾讓病童憋住小便,讓他體會憋尿的感覺。

行為治療   鬧鐘的方法

藥物治療

回到頁首

單一症狀尿床的藥物治療

1.抗利尿激素 Desmopressin(DDAVP)

2.抗憂鬱三環劑 Imipramine(Tofranil)

3.膀胱肌肉鬆弛劑

回到頁首

相關文章:如何面對尿床的小孩?



Copyright© 1999  [春元診所]. All rights reserved.
修訂日期:2011年01月16日